为深入学习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引导研究生将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并前置就业准备,淮阴工学院电信学院开展“追寻周恩来求学足迹 感悟青春信仰力量”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采用“红色铸魂+专业砺能+职业导航”模式,引领学子在感悟伟人精神中坚定信念,在科技前沿中锤炼本领、明晰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发展。
追寻足迹,筑牢信仰与职业初心
7月初,研究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通过担任志愿讲解员、聆听专题报告等形式,沉浸式地学习总理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深切感悟他一生坚定信仰、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这不仅是一次历史寻根与精神淬炼,更是一堂生动的职业生涯启蒙课,启发同学们深刻思考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引导他们将服务国家战略、投身科技强国作为职业选择的根本遵循,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知行合一,前沿实践砺能导航职业发展
带着从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中汲取的信仰力量与初步明晰的职业理想,研究生们奔赴企业开展实习。在光电技术领域,邓纪炜、袁果等同学系统学习半导体激光器相关工艺,并参加顶级光子大会;在智能装备领域,黄健强等同学深度参与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专注机械臂控制系统调试;在医疗科技领域,凌震等同学聚焦提升医学影像分析技术,探索先进图像处理方法;在智慧交通领域,徐宇浩等同学深入调研车联网技术,系统学习核心通信技术并参与数据处理,全景式了解了产业链、技术瓶颈及复合型人才需求结构。
邓纪炜表示:“实践让我看清产业前景与自身短板,为精准提升技能和求职定位提供直接指引。”黄健强也深有感触:“直面真实工程挑战,极大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系统思维,这比任何模拟都更有效,也更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实践赋能,点亮高质量就业与报国之路
此次“红色铸魂+专业砺能+职业导航”暑期实践,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推动就业工作前置化精准化的重要举措。活动打通认知壁垒,前置职业规划,周恩来精神感召下的报国志向通过深度企业互动迅速具象化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有效消除了学生的职业迷茫;活动锤炼核心能力,学生在解决真实技术挑战中显著增强了工程实践、复杂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核心竞争力,极大提升了求职自信心与简历价值;活动拓展就业渠道,企业实习搭建了稳固的校企合作桥梁,同时学院精准收集行业需求信息,反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就业指导服务。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云指出:“‘芯青年’实践团的活动,核心在于‘融合’与‘前置’。将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这一宝贵红色资源作为思想引领的源头活水,与前沿的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并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贯穿始终、前置到实践一线。其意义在于,不仅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更让他们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试水’未来职业,在实践中认清方向、找准定位、锤炼真本领,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为促进研究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