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在革命圣地体悟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2025年7月17日,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红“芯”筑梦实践团走进沙家浜纪念馆与苏州革命烈士陵园。在历史现场开展志愿讲解与研学活动。

走进沙家浜纪念馆,队员们在承载着历史的展品前驻足凝望。革命先辈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无声地诉说着芦苇荡里的烽火岁月;逼真的场景复原区,让大家沉浸式感受新四军与群众鱼水情深、并肩抗敌的动人故事,深刻体悟 “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团结奋斗” 的沙家浜精神。

团队成员还主动承担起志愿讲解工作。起初面临不小挑战:沙家浜革命历史涵盖众多事件与人物,内容纷繁复杂,不同年龄段、知识层次的游客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老年游客对革命历史有一定了解,期望能听到更深入的细节;而青少年游客可能对历史背景知识掌握不足,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团队成员很难用同一套讲解内容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沙家浜革命历史,查阅大量史料,对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不同深度的讲解版本。他们还向纪念馆的专业研究员请教,学习如何根据游客的反应实时调整讲解策略,确保不同群体的游客都能有所收获。经过努力,他们的讲解既能让老者重温历史细节,也能让少年听懂革命故事。有游客感慨道:“学生们的讲解充满青春朝气,让红色历史不仅听得进去,还能记得住,真正‘活’了起来。”

此次活动将书本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景教育。对实践团成员而言,在红色场馆中,历史从书本文字变为可触可感的实物与场景,让红色精神从抽象概念转为具象认知;讲解服务中锤炼的调研能力与沟通智慧,更让“责任担当”从口号化为行动。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深化对党的忠诚信仰,将团员意识转化为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为传承红色文化注入源头活水,为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