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9日,工程训练中心直属党支部组织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方晓堂、高级技师徐鸿宾等党员教师深入机电1221、1222、软件1222等班级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宣讲。

方晓堂围绕“工匠精神”内涵、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和如何培养“工匠精神”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深入认识“工匠精神”背后蕴含的坚定、踏实与精益求精。方晓堂对身处大学学习生涯中的同学们提出以“工匠精神”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徐鸿宾给同学们讲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的光辉事迹。潘际銮院士是中国焊接学科创始人之一,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徐鸿宾引用潘际銮院士给青年的寄语“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模式多样,适己发展”激励同学们,并鼓励他们向潘际銮院士学习,打好基础,敢于思考、知难而进、勇于攀登。


国之希望在青年,“工匠精神”的解读与宣传对青年们意义非凡,机电1221、1222、软件1222班的同学们课后积极开展讨论,践行自己对于“工匠精神”的感悟与理解,立志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以匠心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