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我要投稿

生科学院(农学院)暑期社会实习——守护碧水,从身边做起

供稿: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日期:2025年09月01日 20:04   浏览量:[]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农学院)园林Z2221班徐楚涵同学暑期实习,参与淮安市楚秀园水生态治理项目受到淮安电视台新闻报道。

楚秀园水生态治理项目通过实施物理、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效清除了湖面浮萍并恢复了水体生态平衡。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更为探索城市水体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价值。项目团队还依托高精度水体监测数据及相关技术图纸等设计打捞方案,确保治理工作科学高效。徐楚涵在实习中深入参与技术讨论,将课堂所学的生态学、园林工程等知识应用于实践,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

高精度水体监测图像数据

此次行动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生态治理理论的现场教学。徐楚涵表示:“课堂上学习的《园林生态学》知识,在夜间打捞作业中变得鲜活起来。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的现实意义。”他通过实践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科学方法与细节执行的紧密结合,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是构筑“美丽中国”的基石。此外,徐楚涵同学与团队在夜色中持续作业6小时,累计清理浮萍面积达5万平方米。这种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的态度,正是学校人才培养中强调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本次实习得益于我校与江苏泽冠建设有限公司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企业提供一线项目机会,学校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形成“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生科学院近年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实习对接会、企业导师进驻课堂等举措,为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行业的桥梁。徐楚涵特别提到:“专业导师为我匹配了精准的实习岗位,企业导师手把手教授现场管理经验,这种托举让我们有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价值。”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行业责任的理解。未来,生科学院(农学院)将继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小事”中锤炼本领,在“平地”上筑起属于新时代人才的万丈高楼!


作者:徐楚涵编辑:苏子亮 审核:蔡熙文


下一条:我校获批7项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友情链接
中国江苏网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日报
江苏教育报
淮安日报
扬子晚报
淮海晚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常州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