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人文学院承接的《淮安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淮安市“十四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
2020年7月,人文学院分别与淮安市民政局、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签订了“淮安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协议”、“淮安市‘十四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协议”。随后,人文学院分别成立了田萍牵头的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课题组、郑孝芬牵头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课题组。两个课题组根据市委市政府、省民政厅、省文旅厅统一部署,依据《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从《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调研和资料收集、召开中期成果汇报会、完成《规划》初稿、征求各级各类单位意见,到召开由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规划评审会,历时1年多,2021年10月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淮安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淮安市“十四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后五年淮安民政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淮安民政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作为淮安地方高校,我校持续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不断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人文学院顺应我校服务地方政府的导向,积极探索结合自身特点融入地方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此次《规划》编制工作激发了教师服务地方发展意识,提高了教师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能力,也是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次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