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交通工程学院

寒假践履,交通华章——2025年交通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行记

供稿:交通学院   日期:2025年02月18日 18:32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交通工程学院于2025年寒假期间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吸引了多个团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和地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科技创新,助力新能源发展

寒假期间,“碳陶轻量团队”由李斯羽、李婷玉、孔子豪等12名成员组成,在张永成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淮安、泰州、镇江、南京、无锡市等地,走访了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与科研机构。他们围绕碳陶刹车盘项目,与专家深入交流,获取了前沿技术信息,并对市场需求进行了细致调研。此外,团队成员还实地考察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了碳陶刹车盘的制造工艺与流程。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理论结合实践,解决工程难题

“幕御寒流”团队由赵浚阳等8名成员组成,在高焱老师的指导下,针对隧道冻害问题展开研究。他们建立了空气幕阻隔效率计算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保温技术。通过PLC智能控制器调节空气幕的工作状态,团队成功验证了该保温系统的有效性。这一创新技术有望解决隧道冻害问题,提高行车安全。寒假期间,团队成员在江苏省准安市清江浦区盐河街道进行了实地测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交通安全教育,守护儿童成长

“童行无忧,畅途安护”-GalaxyLab交通安全调研小队由李可馨等17名成员组成,在吴鼎新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江苏省准安市清江浦区多个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等方式,对儿童出行安全进行了全面调研。他们发现了儿童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寒假期间,团队成员不畏严寒,共发放问卷数百份,为提升儿童及其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周恩来精神

多个团队以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如“准源弘恩队”由孙菊等44名成员组成,在姜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深入了解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随后,团队成员返回家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宣讲周恩来精神。寒假期间,他们的足迹遍布江苏省淮安市准安区等地,让更多人深刻领悟了恩来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馈母校,助力招生宣传

“我回母校报个喜”专项活动中,“清风颂恩”项目由李星睿独自开展,他回到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母校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通过举办分享会,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自己毕业后的学习、工作经历与收获。而“报喜小队”则由郑艺琳等3名成员组成,他们前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的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通过宣讲会等形式介绍了淮阴工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寒假期间,多个团队纷纷回到母校,为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78134

6AEEA

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筑梦桑梓职引童行”乡村振兴团由陈国鑫等5名成员组成,在耿纪莹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的湖畔槐园社区。他们通过职业启蒙讲座、兴趣调研与职业规划引导等活动,帮助乡镇儿童了解就业知识,引导他们初步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寒假期间,团队成员与当地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乡村振兴培育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后备力量。

截至目前,交通工程学院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各团队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交通工程学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服务模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者:房许婷编辑:顾秉健 审核:钱国庆

上一条:【师生陪护成长共同体】第13期:交通工程学院召开2023级学生座谈会

下一条:【交通寒假实践跟踪报道】——“追寻恩来足迹 勇担时代使命”


友情链接
中国江苏网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日报
江苏教育报
淮安日报
扬子晚报
淮海晚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常州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