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能力,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防线,11月6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学院407会议室举办专题辅导员工作坊,学院全体辅导员参与活动。
本次工作坊紧扣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核心需求,从 “如何识别学生心理异常信号”“怎样开展有效心理疏导”“如何科学应对心理危机事件” 三个关键维度切入,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帮助辅导员补齐专业短板,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孙凯军副书记以理论讲解 + 案例分析的形式,为辅导员交流工作感受。在 “学生心理异常信号识别” 环节,孙老师梳理出 “情绪持续低落、社交回避、作息紊乱、学业成绩骤降” 等 8 类典型信号,通过真实案例演示如何从日常沟通、班级活动、宿舍观察等场景中捕捉这些隐蔽线索。针对 “有效心理疏导方法”重点交流了 “积极倾听”“共情回应”“认知重构” 三种核心技巧。“面对有焦虑情绪的学生,不要急于给出‘你别担心’的建议,而是先通过‘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压力’这类共情话语建立信任,再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根源。”
辅导员们还分享了各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做法,现场形成了 “问题共议、经验共享” 的良好氛围。
活动最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文杰对本次工作坊进行总结。他强调,全体辅导员要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建立 “一人一档” 的学生心理健康台账,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二是要定期开展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三是要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联动,形成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