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实践相结合,2025年7月,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薪火“芯”乡实践团来到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助力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宗旨,通过田间劳作、技术帮扶、调研交流、主题宣讲等方式,为两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淮安实践:田间劳作践初心,数字技术暖农心
在淮安市乡村的田野里,实践团成员以最贴近土地的方式,深度融入当地农业生产。团队成员投身农耕劳作,既为农户缓解了劳作压力,更让青年学子在弯腰弓背的重复动作里,切身体悟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他们将对农业生产艰辛的认知,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强烈责任感,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实践团在淮安乡村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数字农业科普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指导村民使用农业信息平台、气象服务APP等工具,帮助村民树立起“手机查技术、数据知农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进一步拉近了学子与乡村的距离。


盐城调研:交流宣讲明方向,智慧农机助转型
在盐城市,实践团与当地村干部围绕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通过交流,团队详细了解当地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同时,团队聚焦智慧农机应用,了解了无人机喷洒农药、大型收割机作业等设备的使用效率。调研中,实践团真切感受到智慧农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无人机精准喷洒,不光省农药、省人力,防治效果也更好;大型收割机普及后,秋收效率提上去一大截。


此外,在盐城市乡村振兴主题宣讲中,实践团聚焦政策红利与民生改善,用鲜活案例阐释乡村振兴带来的切实变化:村容村貌整洁宜居,特色产业带动家门口就业,义务教育与医疗资源下沉让民生保障更暖心。宣讲激发了村民参与热情,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此次调研既明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更见证了智慧农机在降本增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躬耕淮盐沃土,用“芯”培育禾苗。此次薪火“芯”乡实践团的淮安、盐城之行,不仅是一次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接,更是青年学子用知识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的躬身劳作到数字技术的落地普及,从座谈交流的思路碰撞到智慧农机的深入调研,团队以“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用“薪”火传递青春担当,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