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下午,电信学院“微学堂”第79讲在逸夫楼807开讲,活动由江苏省首批高校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飞哥在线工作室主办,电信学院党委书记韩飞、党委副书记王海云、全体辅导员、2023级和2024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参加。本期主讲人“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云南支教团第十季团长、中共党员蔡依娜,分享她两年支教经历与青春感悟;共同感受教育扶贫的力量与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缘起:一张照片,一颗初心
“为什么选择支教?”蔡依娜的答案始于学院公告栏里的一张照片——云南山区的孩子们与志愿者站在简陋的教学楼前,脸上沾满颜料却笑容灿烂,如同“烈日下的向日葵”。这纯粹的笑容深深触动了她,也点燃了她投身教育扶贫的决心。2022年,她加入云南支教团,开启了两年的支教接力。
成长:以爱为名,创造无限
从第九季团员到第十季团长,蔡依娜深刻体会到“教育是爱的接力”。她接过前任团长的责任,带领团队在资源匮乏的山区创造可能:用一次性水杯模拟扎染课、以筷子搭建桥梁模型……“真正的学习,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想改变多少。”她坦言,支教不仅让孩子们接触新知,更让自己学会在逆境中突破局限,锤炼出坚韧与创造力。
支教结束后,她与团队将实践感悟转化为行动力,以教育扶贫为主题,在“挑战杯红色赛道”“互联网+红色公益赛道”等比赛中屡获省级、国家级荣誉。“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红色精神,也是青年责任。”她表示,这段经历让团队协作、项目策划等能力全面提升。

回响:烛光为灯,考研为答
“老师,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提问成了蔡依娜考研的动力。深夜复习时,她总想起山区教室里那些渴望的眼睛。“考研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带回更多答案。”她坚定地说。如今,她正以即将开启苏州大学新的阶段学习回应期待,将支教中收获的力量转化为求学的信念。
展望:以青春之名,赴山河之约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蔡依娜的未来计划与基层紧密相连:“真正的党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她表示,毕业后将继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村教育,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微学堂现场反响热烈,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深受触动。2024级学生张同学感慨:“从支教到考研,蔡学姐用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我们也要以她为榜样,让青春不负使命!”电信学院辅导员周慧媛老师说:“这堂‘微学堂’不仅是一次分享,更是一场爱和希望的接力。希望更多学子以青春热血,书写山与海的答案。”
山的那边,是责任与梦想的交响;青春的回响,终将跨越山海,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