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校与绍兴文理学院携手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新范式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5年03月20日 11:24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3月18日,我校联合绍兴文理学院举办“绍兴——淮安”思政课一体化协同教研活动。两地500余名思政教师线上线下联动,以双现场互动教学模式开启跨区域思政育人新探索。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设线下分会场。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坚线上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建华出席活动并致辞。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应用技术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黄坚分享了绍兴文理学院近年来在思政育人制度体系、课程建设、品牌塑造、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做法。他表示,绍兴文理学院全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绍兴样板,打响了“胆剑魂·越思政”育人品牌。

吴建华表示,此次跨省域协同教研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通过绍兴、淮安双现场联动,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跨越融合,更构建起信仰传承的精神纽带。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完善“课程共建、师资共育、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思政课协同创新样板。

活动以“周恩来精神”为主线,贯通小初高大学各阶段设计课程体系。来自绍兴鲁迅小学、绍兴西藏民族中学、绍兴稽山中学,淮安红军小学、淮安清江浦中学、江苏省清浦中学以及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8位教师,通过“同课异构”形式进行跨学段教学研讨交流。小学组创设沉浸式历史情境,初中组链接红色基因与新时代使命,高中组解析中国式现代化脉络,大学组引导理论实践结合,形成“知信行”螺旋上升的育人逻辑。

在教学点评环节,淮安市清江浦中学副校长徐振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骆新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社会教研员陈雅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琳琳等高度评价示范课成效。他们认为,课程设计既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又凸显思政育人共性,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在互动交流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施坚,淮安市教学研究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康泉、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文杰、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坤林,就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经验分享。

此次活动,构建了跨区域思政育人共同体,形成了“红色基因赓续、教育资源聚合、育人机制创新”的三重示范效应。我校将持续深化校际合作,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张琳琳编辑:马智勇 审核:潘子松

上一条:赓续先辈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校关工委组织师生代表参观董必武手迹展

下一条:我校举行2025“相约福地 才聚镇江”名城名校携手行招聘活动


友情链接
中国江苏网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新华日报
江苏教育报
淮安日报
扬子晚报
淮海晚报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常州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邮编:223003 信息门户